请在30日内进行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8-09 10:34
次浏览
建筑不是一个个体,应首先要满足人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并保持互相间的紧密联系和呼应,这将有助于建设和谐的环境。
这一问题早在1977年的《马丘比丘宪章》中就得到了解答,“在我们的时代,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够在其中生活的空间。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免责声明: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卡斯滕·哈里斯先生也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建筑应该是对一个时代最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他在其著作《建筑的伦理功能》中写道“建筑不仅表达,而且想要表达文明的价值和有关的东西。”因此,在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变革冲突中的当代社会,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和发展活力的城市。建筑要表达本土的文化特征和精神气质,要承载人们真正的生活需求和情感。